原标题: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基本面
在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凸显的背景下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近期再次下调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,但同时上调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。“尽管经济转型和改革带来诸多挑战,但中国经济中长期前景是光明的。”IMF总裁拉加德道出了看好中国经济的原因。
近来国际社会有不少肯定中国经济的声音,尤其是一些机构、媒体认为中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举措富有成效,经济抗压性更强、更富韧性,增长更可持续,中国经济“崩溃论”“硬着陆论”等已不再有市场。
从经济基本面出发,外界完全有理由对中国投出“信任票”。今年上半年,面对国内外多重困难挑战,中国政府稳定宏观政策取向、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,经济增速保持在6.7%,经济运行稳中有进、稳中有好,符合预期,发展新常态的特征也更加明显。
无论从我国经济体量看,还是从世界范围观察,6.7%的经济增速都值得称道,属于中高速增长,在世界各经济体中名列前茅。更重要的是,这个速度背后是有就业有质量有支撑的增长,具有较高的“含金量”。
例如,我国服务业持续较快增长,稳居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,成为稳定增长的主动力、吸纳就业的主渠道;扩内需、促消费进展积极,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,内需又主要靠消费拉动的态势明显;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落地,“三去一降一补”等五大任务取得了初步成效……
无需讳言,尽管上半年“成绩单”可圈可点,但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,经济走势仍然分化,调整的阵痛还在持续,新经济、新动能发展势头良好但在规模上还难以与传统动能等量齐观。
不少经济学家认为,中国经济跑好“下半场”,首先要正确把握当前经济形势。对此我们既要有忧患意识,又要有战略眼光,特别是要注意超越短期的、局部的表面现象。
从趋势看,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,经济韧性好、潜力足、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,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,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。这意味着短期的压力,放在更长周期来看,可能不过是波浪前进的新曲面、螺旋上升的新弯道。
例如,上半年地区、行业经济运行分化问题比较突出,但应该意识到,调整带来分化,没有分化就没有进一步调整。当前,产业、需求结构方面的新变化,各地发展的新亮点新起色,都昭示着不断分化中,中国经济正在蓄势蓄能。
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,从中长期看,我国现代化进程仍在推进,工业化、城镇化没有完成,消费结构正处在升级的关键阶段,加上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、庞大的人力资本存量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等等一系列基本面因素,决定了我国经济有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潜力和条件。
然而,经济增长潜力不会自动变成现实的经济增长。展望下半年,全球经济仍将受困于低速增长,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,宏观调控的两难和多难问题或将有所增加。
不畏浮云遮望眼。只有正确认识经济基本面,我们才能坚定信心,保持定力,迎难而上,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,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,促进经济稳中有进、稳中向好,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。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(记者 王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