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 神的成语(形容心神自然的成语)(40个)

心 神的成语(形容心神自然的成语):忐忑不宁,七上八落,不知所措,丧魂失魄,亡魂失魄,卧不安席,卧不安枕,失张失智,失魂落魄,如坐针毡,如有所失,安神定魄,得其三昧,心乱如麻,心如悬旌,忐忑不安,忐忑不定,恍恍惚惚,恍然若失,此中三昧,潜神默记,熬心费力,目挑心招,目眩心花,目眩神夺,目眩神摇,目眩神迷,眉目传情,神不守舍,神不收舍,神不附体,神思恍惚,神智不清,神驰力困,若有所丧,若有所亡,黯然伤神,惊魂不定,徬徨失措,仓皇不定。1、忐忑不宁 tǎn tè bù níng

释义:忐忑不宁 忐忑:心神不定。心神极为不安。

出处:清·吴趼人《糊涂世界》卷九:"两道听了这话,心里忐忑不定。"

2、七上八落 qī shàng bā luò

释义:七上八落 形容心神不定或慌乱不安。
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回:“洪太尉倒在树根底下,唬的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,那心头一似十五个吊桶,七上八落的响,浑身却如重风麻木,两腿一似斗败公鸡,口里连声叫苦。”

3、不知所措 bù zhī suǒ cuò

释义:不知所措 措:安置;处理。不知道怎么办才好。形容受窘或发慌的状态。也作“莫知所措”、“未知所措”。

出处: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》:“皇太子以丁酋践尊号,哀喜交并,不知所措。”

4、丧魂失魄 sàng hún shī pò

释义:丧魂失魄 原义为失去了魂魄。形容极度惊慌、恐惧。

出处:鲁迅《坟 未有天才之前》:“自从新思潮来到中国以后,其实何尝有力,而一群老头子,还有少年,却已丧魂失魄的来讲国故了。”

5、亡魂失魄 wáng hún shī hún

释义:亡魂失魄 魂、魄: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,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。形容惊慌忧虑、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
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看钱奴》第二折:“饿的我肚里饥失魂丧魄,冻的我身上冷无颜落色。”

6、卧不安席 wò bù ān xí

释义:卧不安席 睡不安宁。形容心事、忧虑重重。

出处: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寡人卧不安席,食不甘味,心摇摇如悬旌,而无所终薄。”

7、卧不安枕 wò bù ān zhěn

释义:卧不安枕 睡不安宁。形容心事、忧虑重重

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5回:“然则带兵呢?成日里卧不安枕,食不甘味,又将如何?”

8、失张失智 shī zhāng shī zhì

释义:失张失智 形容举动慌乱,心神不定。

出处: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》:“常言‘人贫智短’,他恁地贫困,如何怪得他失张失智?”

9、失魂落魄 shī hún luò pò

释义:失魂落魄 形容惊慌忧虑;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

出处:明 凌蒙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:“做子弟的,失魂落魄,不惜余生。”

10、如坐针毡 rú zuò zhēn zhān

释义:如坐针毡 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。形容心神不定;坐立不安。

出处:《晋书 杜锡传》:“言辞恳切,太子患之。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,刺之流血。”

11、如有所失 rú yǒu suǒ shī

释义:如有所失 好象丢失了什么似的。形容心神不安的样子。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。

出处: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德行》:“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。”南朝宋 刘孝标注:“怅然若有所失。”

12、安神定魄 ān shén dìng pò

释义:安神定魄 安:安定,安稳;魄:魂魄。指安定心神,稳定神智

出处: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1回:“自服了安神定魄之剂,连进了数次粥汤,被众人扶入寝室,一夜稳睡。”

13、得其三昧 dé qí sān mèi

释义:得其三昧 三昧:梵语,意为正定。排除一切杂念,使心神平静,专心致志,达到悟境。引申为诀窍或精义。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,熟知精义。

出处:宋·苏轼《又赠老谦》:“泻汤旧得茶三昧。”

14、心乱如麻 xīn luàn rú má

释义:心乱如麻 心里乱得像一团乱麻。形容心里十分烦乱。

出处:宋 王思明《山居二首(其二)》:“随缘随份是生涯,莫使身心乱似麻。”

15、心如悬旌 xīn rú xuán jīng

释义:心如悬旌 形容心神不定。

出处: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寡人卧不安席,食不甘味,心摇摇如悬旌,而无所终薄。”

16、忐忑不安 tǎn tè bù ān

释义:忐忑不安 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。忐忑:心神不安定。

出处:清 吴趼人《糊涂世界》第九卷:“两道听了这话,心里忐忑不定。”

17、忐忑不定 tǎn tè bù dìng

释义:忐忑不定 同“忐忑不安”。

出处: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二十六回:“济川被他们说得心中忐忑不定。”

18、恍恍惚惚 huǎng huǎng hū hū

释义:恍恍惚惚 神志不清、迷惘的状态

出处:唐·赵蕤《反经·知人》:“有如敢断而不能断者,有恍恍惚惚而反忠实者。”

19、恍然若失 huǎng rán ruò shī

释义:恍然若失 恍恍惚惚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。形容心神不宁,不知如何是好。

出处: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49回:“金钟儿听了这一番言语,恍然若失,心上愧悔的无地自容。”

20、此中三昧 cǐ zhōng sān mèi

释义:此中三昧 三昧:佛教用语,梵文音译词,意思是“正定”,即屏绝杂念,使心神平静,是佛门修养之法。比喻这里面的奥妙之处。

出处:唐·李肇《国史补·中》:“长沙僧怀素好草书,自言得草圣三昧。”

21、潜神默记 qián shén mò jì

释义:潜神默记 潜神:潜下心来,用神专注。形容用心专注,默默记诵。

出处:汉·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独摅意乎宇宙之外,锐思于毫芒之内,潜神默记,恒以年岁。”

22、熬心费力 áo xīn fèi lì

释义:熬心费力 耗费心神和气力。

出处:马烽《太阳刚刚出山》:“我熬心费力办农业社,结果给组织上留下这么个印象。”

23、目挑心招 mù tiǎo xīn zhāo

释义:目挑心招 挑:挑逗;招:指勾引。眉目传情,心神招引。

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货殖列传》:“揄长袂,蹑利屐,目挑心招,出不远千里,不择老少者,奔富厚也。”

24、目眩心花 mù xuàn xīn huā

释义:目眩心花 眩:眼花;花:模糊不清。眼花缭乱,心神迷乱
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7卷:“任道元抬头起来看见,惊得目眩心花,魂不附体。”

25、目眩神夺 mù xuàn shén duó

释义:目眩神夺 眩:眼花。眼花缭乱,心神不定。形容看到某种景象令人吃惊的样子

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瞳人语》:“见车幔洞开,内坐二八女郎,红妆艳丽,尤生平所未睹,目眩神夺,瞻恋弗舍。”

26、目眩神摇 mù xuàn shén yáo

释义:目眩神摇 眼花缭乱,心神摇荡。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。

出处: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40回:“今来宝刹,得睹人间未见之珍,天下罕有之物,令人目眩神摇,不知身在何世。”

27、目眩神迷 mù xuàn shén mí

释义:目眩神迷 眩:眼花。眼花缭乱,心神不定。形容看到某种景象令人吃惊的样子

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十回:“场上陈列着有锦绣的,有金银的,五光十色,目眩神迷,顿时吓得出神。”

28、眉目传情 méi mù chuán qíng

释义:眉目传情 用眉眼的活动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意。常用来形容用眼色表示爱情。参见“眉来眼去”。

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一折:“只你那眉眼传情未了时。”

29、神不守舍 shén bù shǒu shè

释义:神不守舍 神:精神;心神;舍:本为房屋;这里指人的躯体。精神不守在躯体里。形容精神不集中;心神极不安定。

出处: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:“疲乏之极,神不守舍。”

30、神不收舍 shén bù shōu shě

释义:神不收舍 见“神不守舍”。

出处:清·沈复《浮生六记》第三卷:“余曰:‘此神不收舍,服以补剂,静心调养,自能安痊。’”

31、神不附体 shén bù fù tǐ

释义:神不附体 形容心神不定。

出处:元·白朴《东墙记》第一折:“早是身体不快,又遇着这等人物,教我神不附体,何时是可也。”

32、神思恍惚 shén sī huǎng hū

释义:神思恍惚 恍惚:神志不清。精神不定;思想集中不起来。

出处:唐 无名氏《郑德磷》:“德磷大骇,神思恍惚,悲婉久之,不能排仰。”

33、神智不清 shén zhì bù qīng

释义:神智不清 神智:意识。神志错乱或精神错乱

出处: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三卷:“他遍体鳞伤,呼吸微弱,神智不清,不吃不喝,只等着死了!”

34、神驰力困 shén chí lì kùn

释义:神驰力困 形容心神向往,情思昏沉。

出处:明·汪道昆《沽水悲》:“可怜素手明于雪,只恐回身化作云,洛神既去,寡人神驰力困,我想那孤馆独眠怎捱到晓。”

35、若有所丧 ruò yǒu suǒ sàng

释义:若有所丧 若:好象。好象丢了什么似的。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。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。

出处:《淮南子 原道训》:“解车休马,罢酒彻乐,而心忽然若有所丧,怅然若有所亡也。”

36、若有所亡 ruò yǒu suǒ wáng

释义:若有所亡 若:好象。好象丢了什么似的。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。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。同“若有所丧”。

出处:《淮南子 原道训》:“解车休马,罢酒彻乐,而心忽然若有所丧,怅然若有所亡也。”

37、黯然伤神 àn rán shāng shén

释义:黯然伤神 沮丧的样子。情绪低沉,心神忧伤。

出处:清 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上卷:“篝灯询母,如秋蝶黯然伤神。”

38、惊魂不定 jīng hún bù dìng

释义:惊魂不定 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。

出处:宋·苏轼《谢量移汝州表》:"只影自怜,命寄江湖之上;惊魂未定,梦游缧绁之中。"

39、徬徨失措 páng huáng shī cuò

释义:徬徨失措 指心神不宁,举动失常。

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八回:"我母亲只气得面白唇青,一句话也没有,婶娘也是徬徨失措。"

40、仓皇不定 cāng huáng bù dìng

释义:仓皇不定 仓皇:匆忙,慌张。形容匆匆忙忙,心情慌乱。

出处:《抱朴子·正郭》:"仓皇不定。"